11.21 國民兩黨候選人支持度民調 --
民調起伏的變化瞬息萬變,不到最後一刻實在無法確定,不過現在這個趨勢是在我想像之中。小英總統的支持率基本上應該就是目前這個比例,我相信也不會再高,而且這個比例也不會像是國民黨初選民調被對方政營故意灌水的,所以小英沒重大失誤,也不會驟降。再來看韓市長的支持度,坦白說,那塊18.6 % 尚未決定或無意見的,就是泛藍分裂的後遺症,而且是那些比較理性,年齡層在55~35這區塊的。要如何盡速將這些人吸收回來,韓團隊、國民黨、泛藍團體要盡速敞開心胸的坐下來檢討,用最短的時間將一些歧異問題訂下說法 (是要大家能接受的說法),之後全體團結口徑一致,消除歧異,恢復大家信心而能盡速歸隊。否則,投票日這些人出去玩的比率應該是 90%....
不過,在這裡其實我要懇求這些人,雖然道不同不相為謀,理性的審核所有候選人是對的,真無法認同,不投票也是個表達機會,但...按此趨勢,勢必再次重演立委過半(這裡所說的是泛綠,用眾多名稱包裝,吸引小綠選民,最終還是聽從大綠指揮) ,立法院對國家監督的力量將再次消失。當小英總統有好的政策,我想任何一個代表人民的立委,都應該予以支持。但是當有錯誤政策的時候,立委諸公們是要去幫忙踩煞車的。因此唯有立委不過半,才能產生有效的監督機制,也唯有沒有政黨包袱的候選人,才能真正為人民思考,而不是顧及黨派利益。(這裡我不是說顧及黨派利益是錯的,畢竟飲水思源,湧泉相報,從黨獲得利益卻不相報,那在我們傳統倫理觀念下,這種人似乎人品有問題) 所以投票日那天,立委一定要投,為這國家買個保險。
PS : 國會不讓泛藍或泛綠過半的想法同樣適用於韓市長當選,我相信韓市長如果有機會上,第一年肯定跟蔡一樣跌跌撞撞,如果只讓泛藍的去抵擋泛綠的炮火,可能第一年就要倒台,而遇到重要政策,泛藍更多的考量是自身裙帶利益,韓可能跛腳比馬還嚴重,所以懇請所有理性的人民好好思考一下投票的策略。例如:在臺北市文山跟南中正(公館、古亭)投給我彭子軒,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因為來自人民,忠於人民 b (^__^) d